雨雪气候,路滑易跌倒,骨科医生提示:跌倒后的应对办法非常重要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林辉通讯员张艳涛李晓宇
昨日,我省许多当地迎来了2020年的第一场大雪。不过,这样的气候也给咱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路滑!
跌倒,关于一些年轻人来说,仅仅“拍拍灰站起来”那么简略,而关于老年人来说,却不亚于心脏病、中风产生,轻则骨折,重则危及生命。一次跌倒就有或许让一位健康白叟的健康水平断崖式扶摇直上。
老年人更简单骨折
“老年人大多骨质疏松、骨量削减,即便细微的外力即可形成骨折,此外,跌倒后维护机制削减也是很重要的要素。”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上肢损害科周中华主任介绍说。
老年人常见的跌倒姿态,是短少上肢缓冲维护机制,一般直接摔到髋部。所以,老年人跌倒后常产生的骨折:一是臀部着地,导致股骨颈骨折、腰椎紧缩性骨折。此类状况,白叟一般无法自行站起,骨折后卧床时间长,愈合慢,易产生术后并发症,重则危及生命。二是用手撑地,导致手臂骨折。用手撑地,往往损害的是腕关节,或者是尺骨远端/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不需卧床,且康复训练简单做,防止产生丧命的并发症。
雪天骨折多伤腕部肩部
下雪天骨折的病人中,许多都是腕部、肩部骨折,这是为什么?
周中华主任说,这是由于大部分人在跌倒时都会自然地想用手撑住地上坚持平衡,但是雪后路面冲突减小,手着地的那一刻,整个身体的分量和跌倒的冲击力都压在腕部,极简单导致腕部、肩部骨折。
当手腕也来不及支撑的时分,许多人会用屁股往后坐。“关于年轻人来说,顶多便是尾椎疼几天,但假如是年岁大的人这么摔一下,极有或许会产生胸腰椎紧缩性骨折。”周中华主任指出,整个屁股着地很风险,可在跌倒时一侧屁股着地,更是一种很风险的姿态,老年人本就骨质疏松,在这样大力气的冲击下,很简单产生髋部骨折,包含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等现象。
跌倒后的应对办法
跌倒后的应对办法也非常重要,周中华主任提示,跌倒后不要急于动身,而是检查一下身体遍地关节,有没有痛苦的状况。
腕关节和踝关节骨折,尽管痛苦显着,但大多数都能牵强活动,可使用书本、硬纸壳、木条等暂时固定受伤部位,当即前往邻近医院医治。
假如感觉腰疼,尽量不要乱动。由于胸腰椎骨折后,假如随意活动,或许形成骨折块移位、压榨神经,严峻时或许导致下肢瘫痪。此刻应该赶快呼救。施救者也不要盲目地去拖、拉、背、抱伤者。正确的做法是,在伤者周围建立标志,提示、警示过往人员和车辆,维护伤者免受二次损伤。一起拨打120急救电话,由专业医护人员救助。
在急救人员抵达之前,假如不得已要移动伤者,要顺势渐渐全体平移,“一条线”移动,不要委曲、改变或大幅度移动伤者。
总而言之,雨雪气候,路面结冰,尽或许削减出门次数,走瓷砖铺设的人行道时,也要尽量挑水少、冰少的当地,留意脚下,放低重心,渐渐走才是最要害的。
小贴士>>
1.双手不插在口袋里,双手放在外面能够坚持平衡,如果跌倒能够用手撑着,不简单把腿摔伤,究竟上肢的外伤比下肢的外伤好处理,预后也比较好。
2.走路时身体略向前倾,如滑雪状。
3.走路时两脚分隔,与肩同宽,这样底盘大,重心稳。
4.走路步幅宜小,迈大步简单跌倒。
5.白叟特别是骨质疏松患者尽或许不要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