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搏亚搏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假记者为什么还有商场

  1月9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发布了2019年度“扫黄打非”十大案子。

  十大案子触及非法出版、网络传达淫秽物品、侵略未成年人权益、假记者敲诈勒索、侵权盗版等类型,能够说各有亮点。但最招引笔者留意的,仍是其间的陕西渭南“9·18”假记者团伙敲诈勒索案——历经半年时刻侦办,陕西省潼关县公安局打掉一个横跨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四省施行敲诈勒索的假记者团伙。经查,2015年至2018年,习某军、丁某林配偶和邓某在陕西、山西注册多家公司,招聘20余人假充多家报社记者或工作人员,对各企事业单位进行敲诈勒索。已核实7691起,涉案金额1566万元。警方共捕获犯罪嫌疑人17名。现在,潼关县法院已对案子开庭审理,将择日宣判。

  之所以对这起假记者团伙敲诈勒索案分外注重,理由有二:一是作为真记者,对假记者具有天然的歹意,对假充记者身份敲诈勒索的行径疾恶如仇;二是这起案子的涉案人数、作案次数和涉案金额超乎幻想,令人触目惊心。此外,笔者还有一个疑问挥之不去:现在不似以往,查验记者证真伪十分简洁,只需一部智能手机,只需登录我国记者网,按要求输入相关信息,分分钟即可搞定——在这种情况下,假记者为什么还能招摇过市,为什么还有商场?

  一种或许是:被敲诈勒索者对此一窍不通,完全不清楚经过何种途径查验记者身份真伪。另一种或许则是:被敲诈勒索者自身的确存在问题,因而没有“脚正不怕鞋歪”的底气,为防止得罪对方,底子不敢置疑其身份,乃至明知其为假记者,为了掩盖自身的真问题不被曝光,只好乖乖就范,挑选花钱消灾、排难解纷。如果是前者,那阐明咱们对怎么核实记者身份的宣扬还不到位,还要凭借各类群众传达媒介,运用下基层、进企业等办法加大宣扬力度,把查验记者证的途径和办法理解告知全社会,尤其是那些潜在的高危敲诈勒索目标,让假记者无处遁形;如果是后者,那对敲诈勒索目标负有监管责任的部分也要反思:为什么连假记者都能盯上的问题,你却发现不了?假设问题能被及时发现和查办,又何来假记者借此无事生非的“商场空间”?

  还有一个深层次问题需求反思:假充记者身份能够牟利——终究什么给了假记者这样的“商场预期”?任何方式的招摇撞骗,背面其实都有实际国际的投影。为什么没有人假充农民工敲诈勒索?为什么假充记者敲诈勒索能够屡次得手?这些问题,值得记者同行们考虑。是不是真记者部队里自身也存在这样的害群之马,在运用相同的卑劣手段谋取私利,这才给假记者们带来了创意,让他们脑洞大开、找到了发财捷径?冲击假记者,是不是也要管好真记者?这些问题,也值得有关部分注重。

  为了冲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及新闻敲诈行为,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于2019年3月至11月专门安排展开了“秋风2019”专项举动,这也从一个旁边面反映出问题的严重性。从前文的剖析能够看出,假记者能招摇过市,其实是多重要素一起效果的成果。完全消除假记者的商场,需求多方发力、综合治理。

  李国民

赞( 247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亚搏 » 假记者为什么还有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