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搏亚搏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最高法发布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司法维护典型事例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罗沙)最高人民法院9日发布了10个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司法维护典型事例,促进裁判规范一致,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教育引导企业和人民群众实行环境维护法律义务,推动长江流域协同管理和一体化维护。

  据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王旭光介绍,这10个事例中有7件系违法向长江干支流偷排、直排污染物的刑事案子,还有行政案子、行政公益诉讼案子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子各1件。

  这10个典型事例包含:被告单位安徽亚兰德新能源资料股份有限公司、被告人吕守国等7人污染环境案;被告人姚多友等14人污染环境案;被告人王维凡等4人污染环境案;被告人王超、王益平污染环境案, 浙江省缙云县人民检察院诉被告缙云县南河电镀厂、王超等4人水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被告单位湖北瑞锶科技有限公司、被告人王先文等4人污染环境案;被告单位成都益正环卫工程有限公司、成都晨光亚克力塑胶有限公司,被告人吕顺体等16人污染环境案;被告人廖若云等3人污染环境案;资中县银山鸿展工业有限职责公司诉原内江市环境维护局环境维护行政处罚案;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诉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环境维护局怠于实行法定职责行政公益诉讼案;九江市人民政府诉江西正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连新建材有限公司、李德等7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职责案。

  数据显现,到2019年12月31日,人民法院共依法审理各类触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维护的刑事案子42230件,民事案子112265件,行政案子75591件,公益诉讼案子2945件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子58件。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表明,长江经济带沿线法院建立环境资源审判庭或合议庭等专门审判组织488个,探究将触及环境资源的民商事案子与行政甚至刑事案子一致归口由专门审判组织进行审理,完成了对要点区域、流域的全掩盖。人民法院探究跨行政区划会集统辖准则,构建跨省域司法协作机制,完善多部分和谐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效果,归纳运用刑事、行政、民事三种职责方法,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进。

  江必新说,人民法院将厚实推动各项审判作业,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开展、高质量开展供给愈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证。

赞( 333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亚搏 » 最高法发布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司法维护典型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