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搏亚搏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山西“老龄”山村荒坡种树养鸡 为留守乡民寻增收路

  中新网长治1月7日电 (李庭耀 靳晓姝)寒冬时节,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西陕村盛科专业合作社放养鸡基地,4000余只土鸡在山坡上、树林里四处寻食。该村村主任李金科介绍,“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为留守乡民找到了增收路,这些土鸡每天能产100余斤绿壳鸡蛋,每斤能卖20元左右,是一般鸡蛋价格的数倍。

在村子邻近的山坡上,远远就能看到成群的土鸡在奔驰寻食,叽叽喳喳的声响不绝于耳。 郝志超 摄在村子邻近的山坡上,远远就能看到成群的土鸡在奔驰寻食,叽叽喳喳的声响不绝于耳。 郝志超 摄

  西陕村是一个由9个自然村组成的山村,有438户1187人。李金科介绍,这儿峻峭的地形不适合栽培传统粮食作物,从前乡民们根本都是种玉米自己吃,靠种田很难挣到钱。山谷里没有工业,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白叟、妇女和孩子留守村中,“留在村里的1000多人中,50岁以上的就有700多人”。

  李金科告知记者,跟着青壮年的外出务工,从前种着玉米的山坡地也逐渐变成了荒坡。2014年,荒坡被种上了核桃树。尔后,怎么量体裁衣开展工业,带领留守乡民增收,一向是西陕村党支部和村委考虑的问题。

西陕村成功把绿壳鸡蛋打造成特征品牌农产品,这些鸡蛋已经在周边商场求过于供。 郝志超 摄西陕村成功把绿壳鸡蛋打造成特征品牌农产品,这些鸡蛋已经在周边商场求过于供。 郝志超 摄

  2019年3月,合作社买回土鸡鸡苗,开端开展林下养鸡。“村里无污染的自然环境十分适合开展饲养业。”李金科介绍,凭借杰出的生态环境养鸡,不仅能充分利用林地、田间天然的青草饲料、昆虫饲料等作为食物来历,还能增强鸡的活动才能和抗病才能,为生态放养鸡规模化、工业化、品牌化开展奠定根底。

  西陕村成功把绿壳鸡蛋打造成特征品牌农产品,这些鸡蛋已经在周边商场求过于供。在村子邻近的山坡上,远远就能看到成群的土鸡在奔驰寻食,叽叽喳喳的声响不绝于耳。现在,开展生态放养鸡饲养已成为促进西陕村农人增收的重要方法。

  “合作社流通100多亩土地进行林下养鸡,每亩地每年能给乡民带来300元的流通费用。”李金科说,此外,留守白叟和妇女有了活干,在家门口就能挣到一份收入。

  64岁的乡民李改转一家四口人,儿子和儿媳妇在外打工,自己此前一向没有收入。村里开展林下养鸡后,她应聘成为了工人。李改转说,“从前外出干活,年岁大没人要。现在在家门口每个月就能挣1500元。”

  李金科告知记者,下一步,合作社将朝着出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方向开展,经过强化商场营销、加大宣扬推介、开辟周边商场,疏通西陕绿壳鸡蛋出售途径,带动更多农人增收。(完)

赞( 530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亚搏 » 山西“老龄”山村荒坡种树养鸡 为留守乡民寻增收路